
2020年11月29日,今天是时代楷模黄诗燕同志逝世一周年,本平台选用鹿原镇党委书记贺勇的文章《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—追忆时代楷模黄诗燕同志》,以此缅怀。
2020年11月12日,我有幸作为诗燕同志生前同事代表,与他的亲人、朋友和贫困群众代表一道,赴北京到中央电视台参加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节目,现场见证了中宣部授予其“时代楷模”称号的发布仪式。今天是诗燕同志逝世一周年,回首往事,仍感觉他音容宛在、笑貌依然,令人感慨万千。在我记忆里,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引用王冕的诗句“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,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。学习诗燕同志先进事迹,就要学习他身上五种浩然之“气”,因为这是他作为时代楷模,留给炎陵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学习黄诗燕,就要学习他“脱贫功成、务必在我”的勇气。诗燕同志因公殉职第二天,我在殡仪馆门前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,记者要我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生平。我说,诗燕同志就是“因炎陵脱贫而来、为炎陵脱贫而去”。后来,这句话成为很多新闻报道的标题,也写进了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湖南宣布授予诗燕同志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”时的讲话。诗燕同志从2011年6月25日起担任炎陵县委书记,到2019年11月29日不幸以身殉职,共与我们一起走过8年5个月零4天。他来之后第二年,炎陵纳入罗霄山片区县;第八年,通过“国检”,正式宣布脱贫摘帽;就在去世的当天上午,他还抱病主持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。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,会议快结束时他点了我的名,他说鹿原镇脱贫任务最重、有没有什么问题,我回答“请书记放心,有问题唯我是问”。这成为我和他之间,或者说是一个被称为脱贫攻坚“一线总指挥”的县委书记和一个承担脱贫攻坚具体任务落实的基层“主攻队长”之间最后的对话。所以我说,诗燕同志在炎陵走过的这9年,恰恰与炎陵人民战天斗地、脱贫致富的历史周期高度重合,是当之无愧的“扶贫书记”。特别是他那句“功成不必在我,建功必须有我,但脱贫功成、务必在我”的誓言,掷地有声、言犹在耳,其中蕴涵着的一往无前的勇者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。
学习黄诗燕,就要学习他“一以贯之、守望相助”的底气。诗燕同志在炎陵任职期间,我大多数时间都在“两办”工作,长期近距离或者零距离学习践行他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,非常敬佩他善于把握大局大势的战略定力。2012年初,诗燕同志在深入调研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,提出了全面建设美丽幸福新炎陵的总目标。他说,要坚持“守望相助”,也就是守住“绿水青山”,望着“金山银山”,通过抓产业、抓项目充实“钱袋子”,进而实现拔“穷根”、解“穷困”、摘“穷帽”。目标确定后,他始终保持定力,不折腾、不懈怠、一以贯之抓到底。任职期间,带领全县上下苦干实干,文化旅游方面,炎帝陵创5A,神农谷、红标馆创4A,云上大院创3A,旅游环线通车;绿色农业方面,“一带八基地”蓬勃发展,尤其是炎陵黄桃入选国家品牌计划,惠及全县近半农民;生态工业方面,开创了招商引资“炎陵现象”,工业园区进入全省20强。诗燕同志生活上“喜静不喜动”,但工作起来就像“永动机”,9年间与家人聚少离多,公车行驶里程平均每周近800公里。现在有句流行语叫“干就完了”,他就是这样,没有太多口号,却以实干和实效诠释了大会小会常讲的那句“山高不如脚背高,路长没有脚板长”。
学习黄诗燕,就要学习他“博闻强记、出口成章”的才气。熟悉诗燕同志的人,无不为他的博闻强记、出口成章而深深折服。我印象最深的,是几次散步时聊起做人做事的话题,他现场大段背诵或恰到好处引用《论语》《资治通鉴》等经典语句。作为一名“半路出家”的阅读爱好者,我深知这种文化功底,靠的是长期学习积累,决非一朝一夕之功。工作中,他特别擅长用深入浅出、雅俗共赏的语句宣讲政策、阐述理念,听他讲话,简直就是一种享受。比如,他从说文解字入手,要求扶贫干部做好脱“贫”、治“穷”、解“困”、担“责”的“四字文章”。他说,“贫”就是收入少、“贝”不够分,所以要把产业摆在第一位;“穷”就是劳“力”趴在洞“穴”下,所以要扶智、扶技以扩大就业;“困”就是树“木”受到束缚而无法伸展,所以要完善设施,加强保障;“责”就是用荆条抽打以催还欠账,所以要重奖重罚以压实责任。再比如,他要求干部做到“四个来”: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就是接通“天线”,把握方向;“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就是走群众路线,在实践中汲取智慧;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就是耐住寂寞、守住清贫,把岗位当事业;“不尽长江滚滚来”,就是奋勇争先,通过“有为”实现“有位”。这些经典论述,令人耳目一新、记忆深刻。
学习黄诗燕,就要学习他“两袖清风、甘于寂寞”的正气。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播出以后,有人从电视上看到我现场落泪的镜头,私底下问我,你跟诗燕同志是不是生活上走得特别近,所以才如此难舍难分?我想说,恰恰相反,我们之间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是很单纯的上下级关系。只是由于朝夕相处,才更能感受到他的真、他的实,一次次击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。他经常对我们讲,做人要学“岁寒三友”,扎根不松根,傲寒不傲天,报春不争春。在炎陵9年,从来没有哪位老板、哪名干部能够请得动他在外面吃上一餐饭,包括我们这些在外人眼中跟他走得很近的身边工作人员。他说:“同事之间最好的感情不是请客吃饭,而是工作上的互相支持。今天去了你家,那么明天张三家、后天李四家,迎来送往、没完没了,就把单纯的关系搞复杂了,很没意思。”他的办公室和宿舍条件都非常简陋,我们多次建议装修都被他拒绝。生活上他也特别俭朴,平时喝什么茶、吃什么菜、穿什么品牌的衣服从不讲究。工作之余,最大的爱好就是穿着睡衣拖鞋在房间看看球赛,1台旧彩电就是陪伴他最多的“伴侣”。
学习黄诗燕,就要学习他“春雨入夜、润物无声”的和气。诗燕同志宽厚、包容,待人特别真诚。他常说,自己生在农家、长在农村、学的又是农业,对农民怀有特殊感情,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后更是如此。他在老百姓面前总是笑眯眯的,没有一点架子,不像个“官”。他从不随意“训人”,批评干部一定会把原因讲清讲透,令人心悦诚服。对身边工作人员也是既严格要求,又关怀备至。记得2017年3月我刚调到县委办工作时,得知自己要为诗燕同志写材料、当“参谋”,因为知道他是市委机关出来的“大笔杆子”,我深感能力不够、信心不足。看出我的不安后,他特意抽出一晚时间,带我沿着县城走了一个大圈,一路推心置腹讲述自己的经历,帮我树立了信心、燃起了激情、指明了方向。
求经无需远行,榜样就在身边。“不要人夸颜色好”的黄诗燕同志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,但他为炎陵留下了“清气满乾坤”。我相信,他那“功名利禄全放下、一心只为千万家”的公仆情怀,将永远鼓舞、激励、鞭策我们不忘初心,奋勇前行。
责编:肖方仕
习近平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
图文丨“八一”建军节 县"四大家"领导慰问驻炎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员
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炎陵黄桃销售工作
图文丨炎陵县2025年二季度打造“三个高地”工作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召开
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七次集中学习
图文丨炎陵县项目策划推进、“四上”企业培育、财税 工作调度会召开
图文丨尹朝晖暗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
图文丨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暨2025年(第十一届)炎陵黄桃大会在中村瑶族乡举行
下载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