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真的很拼!湖南援鄂医护人员的讲述,令人泪目丨我在黄冈
2020-01-31 23:06:4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炎陵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唐鸿冰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305

原创湘声报湘声头条

1月25日是大年初一,当晚,包括来自株洲、衡阳的43名医生和93名护理人员,共137人组成的第一支湖南医疗队紧急驰援湖北黄冈。30日下午,这支援鄂湖南医疗队,正式接管了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一层病区。

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被称为黄冈版“小汤山医院”,是原计划今年5月使用的黄冈市中心医院新院区,为了应对疫情,当地临时将其征用为传染病区,有约1000张床位集中收治新冠病毒患者及疑似患者。

今天(1月31日), 湘声报记者连线采访了两位身处大别山医疗中心的湖南医疗队员,来自株洲的医生张乃文和来自衡阳的护士梁志敏,看看他们讲述的“挺进大别山”。

农工党员、株洲市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乃文:

来之前偷偷报了名,没敢告诉家人

1月30日,我们第一批湖南医疗队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接管了一层病区,负责100多张床位。根据安排,株洲医疗队负责普通病区,衡阳医疗队负责重症病区。

这两天,病区陆陆续续转过来很多确诊病人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医疗人员的工作很繁重,我们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以后,不能喝水,说话很困难,呼吸也有点难,因为隔离区里不透气,防护服密不透风,一出来满身是汗,身上觉得发冷,但在病区不能开中央空调。

株洲医疗队的医生们在讨论病情

我们湖南医疗队从1月27日下午进驻黄冈市惠民医院和龙王山医院,在病房开展救治工作。28日晚接到紧急通知,转战入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。尽管来了几天,但我们只能往返于医院和酒店,对于黄冈疫情的整体情况并不清楚,也是通过手机来了解信息的。

我感觉这边的隔离措施做得好,但因为物资紧缺,防护还是有些没到位的地方。由于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临时改建的,我们医疗队的感染科专家提出了一些改造建议,现在各种防护流程逐步规范化。     

    凌晨4点的医生办公室

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,我每天都和他们视频交流。过年前一天,我从炎陵老家将父母接到株洲。当天下午,我看到了医院工作群里支援武汉的召集通知,就偷偷地报了名,没敢告诉家人。大年初一下午接到出发通知时,我含着泪告诉父母,他们惊讶得站都站不稳,话也说不出来,惊慌失措地直抹眼泪。最后父亲坚持要送我到医院集合地点,离别时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。

现在,大家真的都很拼,医生们累了就穿着防护服在椅子上靠一靠,但我们都抱着必胜的信念,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。

中共党员、衡阳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主管护师梁志敏

 9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没上厕所

 参加第一批湖南援鄂医疗队的12位衡阳市中医医院队员,左一为梁志敏

我们到黄冈的前几天主要是学习培训,昨天(1月30日)正式进驻大别山医疗中心。根据医疗队安排,护理组每天分3班,每班6个护理人员进隔离病区,我们医院的4个姐妹昨天第一批去了隔离病房上班,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才出来。

我们衡阳医疗队负责医院重症病区,58张床位几乎都住满了。病区里男患者比女患者多一点,大部分年龄在四五十岁。

我们进入隔离病区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患者送早餐。刚开始心里还是有点紧张,老担心自己的防护服和护目镜没有穿戴好。令我感动的是,患者都很友善,知道我们是从湖南来支援的,都对我们表达感谢。送午餐的时候,有位病人对我说:“你们也要吃好饭,别饿肚子,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护理我们。”我当时心里暖暖的。

进入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向外传递信息

尽管明白患者的好意,但我们真的没办法吃饭。由于防护物资紧张,每个人上班只有一套防护服,如果中途出来,这套防护服就不能用了,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再进去,这样隔离病区的护理团队就会少一个人,加重其他成员的工作强度。所以我们9个小时里没有吃饭、喝水、上厕所。

坦白说,时间越久,我也挺饿的,甚至都有点低血糖的感觉。最后下班出来的时候,脸上皮肤都被护目镜压出了红印,有的姐妹皮肤都被压伤了。

湖南医疗队分住在黄冈市的不同酒店,每天由专车接送我们往返,我们也不能去其他地方。我之前的头发很长,进驻医疗区的前一天,为了更好地穿防护服,我到酒店一楼的理发店把头发剪短了。

有了第一次的经验,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。

END

文|湘声报记者 刘敏婕

受访者提供    

责编|王春花

美编|李丽娅

点击下载“新炎陵”APP

责编:唐鸿冰

来源:炎陵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