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炎陵县红、古、绿色旅游资源丰富,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绮丽的自然风光。近年来,炎陵县实施“旅游+”战略,盘活旅游资源,完善服务提升旅游品质,全县全域旅游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,构建了“全景、全业、全时、全民”的旅游发展格局。
旅游+文化”,让游客欣赏民族风情
每到农历三月三日,十都镇洋岐村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欢聚一起,载歌载舞欢庆畲族文化节。炎陵县居住着瑶、畲等少数民族和客家人,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。近年来,炎陵县大力发展旅游+文化”,兴建了全国唯一的红军标语博物馆、“八担坵”纪念广场等,修缮和重新布展了10余处革命旧址,境内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国防教育基地、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。炎陵县还通过有效保护、申报,“炎帝陵祭典”“炎陵三人龙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功入选国家、省级、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目前,全县拥有四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58项,文物遗存200余处,文物藏品1376件。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,炎陵县先后举办了云锦杜鹃花节、苗王节等系列活动,吸引游客和媒体纷至沓来,做旺了旅游市场。
“旅游+农业”,让村民吃上旅游饭
每年暑假,前往十都镇密花村的小车络绎不绝,游客们在这里吃农家饭、住农家屋、逛农家暑。密花村利用当地良好的白然生态条件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村。
近年来,炎陵县大力发展“一带八基地特色农业,炎陵黄桃、酃县白鹅等农业支柱产业风生水起,呈现种植上规模、基地提标准、产业成链条、地域有品牌、农民增收入”的发展格局。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旅游,游客们一边休闲,一边采摘果实,体验农家生活。目前,炎陵县已初步建成集旅游观光、农事体验、农特产品推销为一体的农业旅游体系。
“旅游+康养”,游玩养生两相宜
炎陵县森林覆盖率达83.55%,境内的神农谷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,其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居亚洲之首,被誉为“天然氧吧”。炎帝陵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寝地,洣水环流空气清新,去年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炎陵县全力推进文旅康养基地建设,3年来共投资6亿多元,启动了7个项目建设。依托神农谷梨树洲等生态景区,开发了一批森林浴场、森林氧吧、森林疗养、森林度假等旅游产品,建设自行车道、越野跑道、登山步道等以人为本的慢游交通系统,构建完成特色康体养生产品体系。
责编:陈彬
来源:炎陵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
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
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八次集中学习
图文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与炎陵县人民政府签署《炎陵水能融合项目投资开发框架协议》
图文丨“八一”建军节 县"四大家"领导慰问驻炎部队官兵和消防救援人员
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炎陵黄桃销售工作
图文丨炎陵县2025年二季度打造“三个高地”工作暨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召开
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七次集中学习
下载APP
分享到